精选写景抒情的诗句53句集锦

2024-02-22 10:56:38 59 0

写景抒情的诗句

1、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3、(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D.诗人立足亭中,放眼海上,写景时远时近,忽上忽下,描绘了幽美景色和宏阔气象。(写景抒情的诗句)。

6、C.第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写景抒情的诗句)。

7、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8、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9、——春天的江潮水连着海水,海上的明月与潮水一同起落。

10、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1、柳溪: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莫将条系缆,著处有蝉号。

12、②结构上,由上联的景物描写转入对时事的评价,为尾联的议论做了铺垫。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解析)诗歌首联言登台之事,交待筑台之人和登临时间,“高台”即题中“望仙台”,“此日”即“九日”。诗人登上汉文皇帝修建的高高的望仙台,凭高望远,其时正值破晓时,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写登临时远眺所见周围景色,意境开阔,气象雄浑,很有气势,同时也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写台前之景,又表达怀古之思。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呼应诗题中的“望仙台”,由神仙踪迹难觅引发感慨,类似于“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之感慨,为下联表达心愿做铺垫。尾联紧扣题中“九日”和“呈刘明府”,借典故言志,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指友人刘明府,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仙人踪迹难觅,还是就近去寻访刘明府吧,两人共同饮酒赏菊,一醉方休,岂不快哉。以陶彭泽比刘明府,表达重阳邀友畅饮菊花酒之意,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整首诗紧扣标题,转承自然,一气呵成。

15、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童子的回答,质朴简明,意境优美、含蓄。这里,作者的“悚然”与童子的若无其事、作者的悲凉之感与童子的朴拙稚幼形成鲜明对比,对秋声的两种不同的感受相映成趣,富于意味。

16、A.首联写诗人登高揽胜,点明时间、地点,展现海上西风、水天苍茫的壮阔景象。

17、示例: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18、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19、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一气:指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一气”运行的结果。

21、莫笑农家腊酒会,丰年留客足鸡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杜静,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2、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3、诗题“独坐”,一“独”字为全诗的抒情和描写定下了基调,但首句却用一“众”字开头,然后从众到“尽”,第二句再转出“孤”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心头上无限孤单寂寞的思潮。最后鸟飞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独,与作者同病相怜,共处寂寞之境。这样不仅把敬亭山写活了,也鲜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

24、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壮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来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5、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6、三四句借景抒情。“我”要将自己的这一片忧愁之心托寄给明月,让它陪伴着好友一直跟随到夜郎西。在这里,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27、——《小王子》历史因此令人怀疑。循着不同的情感,历史原来并不确定。

28、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9、借物抒情简介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使感情有所依托。

30、这样,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从自然界来看,天地万物,春天生长,秋天结实,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转衰的过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又以音乐为喻,古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时相配,秋属商,又将五行和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相配,秋主西方,秋属于商声,商,伤也,悲伤之意。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古音分十二律,夷则为十二律之一。

3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2、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33、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34、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五绝)类别:(山水)

35、《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6、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37、D.尾联紧承六两句进一步抒发报国无门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3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写出江面开阔景象)的句子是:。

39、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40、C.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41、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42、这篇赋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布局,文势一气贯串而又曲折变化,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残,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最后归结出全篇主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43、《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是:。

44、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45、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46、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47、(注)①望仙台:河上公曾授汉文帝以《老子》而去,后文帝于西山筑台以望之,曰望仙台。②二陵:崤山分南北两山,相传周文王曾在此避雨。③关门令尹:关,即函谷关。令尹,即尹喜,曾任函谷关的关门令。④河上仙翁;即河上公。

48、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49、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50、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51、作者描写了一幅春晨之图,展现田园生活的纯净美好和悠然自得。

52、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