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各有千秋的诗句68句集锦

2024-03-25 08:53:13 59 0

各有千秋的诗句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2、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3、至:到。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雁群:大雁的群体。孤客:孤独的异乡人。闻:听到。

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各有千秋的诗句)。

5、(解释):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6、  这首咏蝉诗,诗人抓住蝉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情思,“为情而造文”。诗中的蝉,也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

7、   诗里说,流过龙标的沅江,也流到武冈,两地有沅江相连,我们其实并未分别。青山绿水一路相连,我们共沐风雨;一轮明月同时辉映你我,我们又何曾身处两地?风雨相同,明月与共,人在两地,情同一心。“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十四个字能展现如此博大的胸襟、如此温暖的宽慰,冠绝古今。

8、   秋夜,江边,这样的送别本来很怅惘,但却被王勃很自然地融入月景里,离别的伤感从每个字里透出来,又不着痕迹。这种空灵之美,直到多年后的王维诗里才常见。

9、  唐太宗还夸赞他: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10、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郦道元《水经注》谓其“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

12、   《白下驿饯唐少府》也是王勃早年写的,虽是送别,但一点也不悲切:

13、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吴融《燕雏》

14、他身份尊贵,贵为西藏之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敢于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里,他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敢于追求真爱。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6、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17、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他的一个朋友在虢州(今河南西部灵宝一带)公干,给他谋了虢州参军之职。这期间,有个官奴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就杀了他。王勃因此犯了死罪,幸遇大赦,保住一命。不过也有说王勃藏匿官奴一事,是与王勃有过节的人下的套。

18、扶苏,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

19、谢安在东山时,兄弟的子女都归他教养。他善于教育子弟,往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其中以谢道韫,谢玄兄妹最为出色,也最受谢安喜爱。

20、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21、绛唇珠袖两寂寞,况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22、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张鷟《咏燕》

2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4、感念之余,柳如是回赠了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

25、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26、(解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27、秋风辞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译文及注释)兰、菊:比拟佳人。秀:此指颜色。芳:花的香气。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棹:船桨。这里代指船。(赏析)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第一层,点出季节时令特点,秋高气清,天上飘飞着几团白云,那一行行的大雁鸣叫着向南归去,大地上树叶凋落,草木枯黄,是深秋的时候了。这两句状物描景,有色彩形象,有流动感,念来自然平易,而句式结构又十分紧促干练,起、飞、落、归这几个动词的组合,直给人以物换星移的紧迫感。此后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和唐诗秋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等诸如此类的佳句,无不受到《秋风辞》的启示,而兀出一定的继承、借鉴关系。四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为第二层,是作者的因景联想和中心情思,兰草的秀丽,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兰秋菊自有盛时,作者观赏的情趣和心态可以相见。接着作者由对花木的观赏,引发起对佳人的怀念,这种由物到人的移情,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离骚》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怀佳人兮不能忘里的佳人不仅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对事业的追求心愿,正象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一样。难怪沈德潜读后要批出《离骚》遗响的四个字来。七句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为第三层,是泛舟中流的生动描绘。汉武帝与群臣祭祠后土之后,坐着楼船渡过汾河,但见河中心翻滚起白色的鳞鳞水波,这时楼船上宴饮正酣,箫鼓齐鸣,乐工歌伎们唱着舞着,与那艄公划船的声音上下相应和,不绝于耳。这一层每句均包含两个动词,依次泛、济、横、扬、鸣、发的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呼之欲出。九句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为第四层,是作者本次行幸河东,乐极哀来的深沉感慨。过分的欢乐之后,又带给人哀怨的心绪,青春难再,老之将至,因而不得不及时行乐了。这一描状自然景物后的思想归结,仍没有摆脱了古代骚人墨客的低沉情调。正象汉武帝本人一样,既有平南越、斥匈奴、兴太学、崇儒术的文治武功,又有敬神仙、请方士,因横征暴敛至使流民愈多,盗贼分行的过错(见《汉书》卷四十六《石庆传》),所以这首《秋风辞》既有不少自然流畅,使人成诵难忘的秀句,又有叹息人生短暂的虚无色彩。

28、谢安被推崇为江左“风流第一”,隐居东山几十年,世人长叹: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安笑而不答。

29、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天,王勃从洛阳沿运河南下,一路奔波,到第二年春夏才到交趾县见到了老爹。在去探望老爹的途中过南昌,他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诗及序。

30、园内筑百丈高的崇绮楼,可“极目南天”,以慰绿珠的思乡之愁,里面装饰以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谓穷奢极丽。石崇和当时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绿珠之美名闻于天下。

31、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第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32、“一夜风吹恐不禁,晓来零落已骎骎,”骎,是疾速之意。写落花者多数以风雨开篇,本诗也是如此。这两句是说,刮了一夜的大风,一直惦念着梅花的诗人放心不下,天亮了出外一看,果然梅花很快就凋谢净尽了。一个“恐”字,很好地表明了诗人对梅花即将飞落的惴惴不安。本联旨在破题,并为下***了铺垫。“忍看病鹤和苔啄,空遣饥蜂绕竹寻。”“忍看”二字,承上启下,点明了以下的场景都是诗人眼见的,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惋惜落梅的心情。人们在写梅花时,往往用一些与之有关的鸟类昆虫进行烘托。比如:林逋《山园小梅》中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今断魂”二句。苏轼在《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一诗中,也曾写过这样的句子:“明日酒醒应满地,空令饥鹤啄莓苔。”本联正是从这里化出的。没精打彩的仙鹤把落花与莓苔一道啄食,饿着肚子的蜜蜂绕着竹边的空树枝飞来飞去。病鹤啄苔,饥蜂绕竹,够凄凉的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落梅引起的。诗人正是通过对病鹤饥蜂的描写,烘托了落梅的可惜与可贵。

33、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3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5、(解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36、  心地宽大,天地自然大,心胸不能放开阔,只能看见自己身边有限的天地,那自然小了!当我们自大时,看到的只有自己,当我们自谦时,会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虞世南就是如此。

37、译: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38、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

39、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40、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41、但闻佳期邀相送,扶苏心比天下重。诗三百,思无邪。始皇为长子取名扶苏,愿其能像大鹏、扶苏树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事实上,扶苏也确实如此。

42、月光下,素衣长发的琴师拨动弦,挽指间乐声作蝴蝶铺展翅膀,高山不言,流水不歇,古老的琴曲不断,有人还在弹,没人懂的三清妙音。

43、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惜的是春,而这里,怜的是燕。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属于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

44、(解释):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45、绿珠,传说姓梁。西晋石崇宠妾,中国古代著名美女。

46、如果说李白是诗中的仙人,那么杜甫就是诗中的圣人,他们是唐朝诗坛上的双子星座。杜甫也有一腔报国之志,他在游览山东泰山时,望着巍峨的高山,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佳句。只是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晚年死在小舟上,令人心痛。

47、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杜甫《双燕》

48、  这三首“咏蝉三绝”,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十分欣赏李商隐的这首《蝉》,他说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是“咏物最上乘”。

49、不单文人能写诗,武将中也有文采比较好的,岳飞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抗金英雄,岳飞的满腔报国热情,就像一剂兴奋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他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首词成为千古名篇,令无数爱国之士热血沸腾。

50、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白居易《晚燕》

51、仓央嘉措是门巴族人,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5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53、赵飞燕的这首琴操采用楚歌形式,歌词写秋深霜降、感时怀人的情愫,语质情深,言短韵长。

54、   送别亲人或朋友,肯定会悲伤,但王勃年纪轻轻,很多送别诗里却透着超越年龄的身世之感,不是一般送别诗所能比。

55、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6、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也多用于形容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

57、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8、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59、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1、   薛华是王勃的老乡兼好友。那日,薛华远行,王勃相送。他要去的地方可能又偏又远吧,所以王勃一开头就说“送送多穷路”,“送送”就是来来回回、送来送去的意思,可见恋恋不舍。为什么?因为未来“多穷路”。这两句借送友远行,也喻世路艰难,语义双关。后面四句,写友人也写自己:未来的路(也包含人生之路)很远,可能命途多舛。结尾两句,写各自要承受离别后的相思之苦——不论咱们各自远行到何方,彼此的梦里都会有你我。

62、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分享。《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疑、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

63、   王勃年少成名,在遭遇斗鸡檄文风波之前,他眼里的未来,一定是一条宽广的大道,是为他这样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铺设的。所以,他诗里的离别,没有愁苦,只有勉励,所以他才能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样温暖又励志的诗句。

6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65、  生卒年不详。②降(xián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 (译诗)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66、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67、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