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写荆轲的诗句48句集锦

2024-02-28 15:31:14 59 0

写荆轲的诗句

1、离为知友。燕太子丹曾质于秦,秦王赢政待之不善,丹怨愤逃归。时秦国东

2、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写荆轲的诗句)。

4、从古至今,离别之情都是人们共通的情感之一。说起送别,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激励;也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真挚之情。

5、注释荆轲:战国时卫国人,为燕太子丹报仇,以送地图为名,藏匕首刺秦王,不成被杀。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强嬴:秦国。荆卿:指荆轲。渐离: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宋意:燕国的勇士。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6、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7、  君子重义气为自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少年行(选一)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9、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

10、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11、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12、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13、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14、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15、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16、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17、今天学的这首诗,从诗题上看是送别诗,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只字未提送别场面,而是借送别,用寥寥20字抒发内心愤慨。

18、⑸荆卿:即荆轲,燕国人谓之荆卿。⑹素骥:白马。

19、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钱谦益:”匕首无功壮士丑,函封可惜将军首。

20、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21、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22、  作者小注: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河南)人。为人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为明“前七子”之与李梦阳齐称文坛领袖,倡导复古,其旨在以复古求革新,所论往往比李梦阳更蔑视传统,对永乐、成化间台阁体平庸诗风的终结,晚明文学要求个性解放意象的开启起了重要作用。创作上对政治现实比较敏感,追求“风人之旨”,诗风秀逸,有《大复集》。

23、关于荆轲的评价:鲁句践:“嗟乎,惜哉其不讲於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司马迁:“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

24、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25、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26、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27、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28、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29、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30、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

31、  (赏析)《咏荆轲》是较长的一首诗,全诗30句,诗云:“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大意是“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汉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色,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意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32、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33、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

34、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35、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36、咏美歌谣。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无过日旦,

37、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38、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衰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39、可以说是代表了两千多年来对荆轲的正面评价.

40、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君肝在内,我身处边。荆轲拔剑,毛遂捧盘。不为则已,为则不然。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永□今好,长绝来怨。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书临雪彩,牒映萤光。一朝鹏举,万里鸾翔。纵任才辩,游说君王。高车反邑,衣锦还乡。将恐鸟残以羽,兰折由芳。笼餐讵贵,钩饵难尝。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我欲炫才鬻德,入市趋朝。四众瞻仰,三槐附交。标形引势,身达名超。箱盈绮服,厨富甘肴。讽扬弦管,咏美歌谣。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无过日旦,靡越风朝。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

41、--------关注“永州教育”----------

42、传》。荆轲,战国时齐国人,迂居卫,后来到燕国,好读书、击剑,与高渐

43、“贾岛:”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4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

45、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46、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报,报复、报仇之意),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燕)的希望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正因为如此,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也就同时紧紧地系在读者的心上。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后一句逗出下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气贯注,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易水饯行,《战国策》与《史记》是这么写的:“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由平缓而渐趋激昂。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概,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概,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诗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个精采而又有分量的结尾。正如张玉谷说的:“既惜之,复慕之,结得抟捖有力,遂使通首皆振得起”(《古诗赏析》)。

47、怔营:惶惧。(品评)本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