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快到说说(精选39条)

2024-01-11 10:16:10 59 0

元日快到说说

1、   师:能说说对诗题的理解吗?(板书:解诗题)

2、   初入大学时,心中除了有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无尽期待还有些小惆怅,或许是因只身一人来到这个离家千多公里陌生的城市,没有南方的热闹与温暖却有的是北方的冷清与萧条,心中纵有万般无奈但时光无法倒流。回去复读吗?却又因自己的害怕而中断。那时,随着军训的结束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学生会纳新,社团招新一系列活动应接不暇,此时的我对这一切丝毫提不起兴趣,却被那一抹格外刺眼的红色且富有古韵的汉服所吸引。自此,我便于柳湖吟诵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的新气象也悄然而至。

3、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初步渲染了春节的热闹气氛。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在和煦的春风里,开怀畅饮屠苏酒的场面,进一步渲染了春节时的欢快。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象征着光明美好的前景。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人们在鞭炮声中,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将喜庆的氛围进一步加深。

4、《孟浩然诗集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5、而“千门万户曈障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则让我感受到了新年的新气象。太阳升起,千家万户都把旧门神换成了新桃符,象征着除去旧岁,迎接新年。

6、   记得最开始接触《元日》的吟诵是由柳湖的哥姐所授,那时五音不全的我常感到害羞而不敢发声,特别是后面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总是卡在喉咙中的上不去,调时常也不知跑去哪里了,这常常闹了不少笑话。在慢慢的学习与纠正下,总算有所改善。

7、 师:当过年放鞭炮时大家开心吗?看看插图,联系你们去年过年放鞭炮的情景,说一说那时是什么样的景象?人们的心情怎样?

8、又因为这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因为这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9、   同学们不仅和诗的内容在一起!与诗人的心融在了一起。这样优美的诗句,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不记下来怎么能行?

10、清朝历代皇帝,在每一年的元旦日都要亲御太和殿举行隆重的“元旦朝贺”,接受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的参拜庆贺。康熙八年,洪昇曾参加过一次“元旦朝贺”,并作《元日早朝应制》诗,诗中所写就是“元旦朝贺”仪式中紫禁城万国来朝、千官拜舞的雍容高贵气象。朱彝尊的“新年恩较渥,昨日醉初醒。九奏钧天曲,风飘次第听”(《元日赐宴太和门》),为元日赴宫廷盛宴得皇帝赏赐后的感恩之作,诗中毫无盛恩之下的诚惶诚恐,满是受封赏后飘飘然的心情。

11、   师:这热闹的场景已经深深地的扎根在你的心中。指名背

12、   师:知道东风是从哪里吹来的吗?(确切说是从我国东南方吹来,我国东边靠海,吹过来的风暖暖的、润润的)你感觉怎样?唱出来

13、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中国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二字吟唱干净、利落不要拖沓,否则就会失去声音表现力。“声中”稍有拉长,仿佛声音在传播,传播欢乐、传播喜悦。“一岁”二字气要缓,声音要比“爆竹声中”要稍低,一年过得很快,因此要吟唱的短一些。“除”在《说文解字》中“除,去也。”去掉,清除之意。在清脆的爆竹声中去掉的是什么?“除”吟唱的坚定,有“去除”的力量。“东风”二字要暖暖的,声音悠扬,东风是从我国东南方吹来,我国东边靠海,吹过来的风暖暖的、润润的,唱出这种感觉。“送”唱短,唱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送”唱出“东风”的慷慨。“暖”唱的“暖洋洋”,唱者“暖”则听者“暖”。春风暖暖的感觉,人心舒畅,这里也是引领学生感受的切入点。“入”字吟唱短了后也别有韵味,东风温暖的快乐的心,自然有快乐的动作了。“屠苏”有多种解释,它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有的书上说,住在屠苏里的人们酿的一种酒就叫做屠苏酒。董勋还谈到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屠苏”二字也要美美的吟唱,才能表达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在一起喝屠苏酒的快乐。

14、拜年是岁首的主要活动之人们在迎新之际,互相庆贺,以祝新生。正月初逢人必行礼祝吉;给亲友拜年,往往投送名片。汉应劭《风俗通》载:“(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说明至迟在汉朝,就已有了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的风俗。宋周煇《清波杂志》的“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说明宋代已用名片拜年。有时主人自己不到场,只派仆人携拜帖四处去投,称为“飞帖”。于是许多人家门前往往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以承放“飞帖”之用。

15、师:喜欢听故事吗?我给大家讲一讲换桃符的来历。

16、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的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又笑又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17、  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18、在节日活动中,诗人词家常常借助于传统的习俗抒发情怀,表述信念或理想。北宋王安石七言绝句《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景象,描写得欢快动人。诗用白描手法,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生活气息浓郁。由于诗人初拜相而始行新政,对新政信心满满,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19、今儿,是农历癸卯兔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早前儿也还叫过“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写到:“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20、古代诗歌中对新年的歌咏,也充溢着节日的安闲怡悦。南宋诗人林尚仁的“倚栏吟未稳,把酒问溪山。今日又添岁,一冬无此闲。梅花依竹静,雪意避春悭。次第灯期近,重逢一解颜”(《辛亥元日游闻人省庵园和陈药房韵》),描写了宋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元日,诗人与友人陈药房游览闻人氏省庵园饮酒和诗、共度佳节的怡悦情形。

21、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吟诵它的古诗词。那喜气洋洋的春节伴随着一首古诗——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好像看见千家万户过春节的快乐情景。

22、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3、   学生1: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教师板书:迎红日)。

24、   在吟诵的时候,要想象一下那种喜庆幸福的画面感。仿佛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人。其中第一句中的“爆竹”一定要有一种爆发力,吟出那种爆竹声中隐藏的感情。“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句在吟诵时,就仿佛徜徉在那种把酒言欢的氛围当中。“千门万户曈曈日”一句在吟诵时就仿佛看到了新年时忙碌着的人们喜笑颜开,欢乐非常。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侧重点不是一年的结束而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象征着希望正在悄无声息的酝酿着。

25、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以元旦为题,写出了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26、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在他心中新的国家政策能改变当时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曈曈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思想。

27、  (3)师:什么是千门万户?比咱们学校所有同学的家加起来还多。

28、首先是拜年,这是初一的正差儿,这既是传统习俗,也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必须得做。初一拜年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大致从宋代开始。宋人孟元老在《东京华录梦》中记述北宋汴京元旦习俗时写道“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官朴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由此可见,古代北京初一拜年是件大事,朝廷的仪式结束之后,民间拜年活动开始。

29、  (2)师:再看“除”字。在《说文解字》中“除,去也。”去掉,清除之意。在清脆的爆竹声中去掉的是什么?迎来的是什么?(生:让一切陈旧的东西在爆竹声中逝去!)

30、诗中描述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让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在爆竹声中迎接新年的,春风拂面,暖洋洋的,大家欢聚一堂,举杯畅饮,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31、春风吹来一阵阵温暖的气息,人们畅饮屠苏酒o

32、  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3、苏轼诗也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何等开通、豁达的襟怀!裴夷直“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正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4、师: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你帮家长换过春联吗?当时你有什么想法?人们的这个举动有什么含义呢?(除旧布新)把你的感受唱出来!

35、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36、   吟唱古诗,背诵古诗。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以歌代读,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37、《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38、三忌打破杯盘碗盏。如果不小心失手打破了碗碟,那得赶紧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